第三卷抚物语?第零话抚子DRAW001-008
第零话抚子DRAW001-008
JPT版本,录入略作校对修改
图源:@瑞先森啊、零崎葱识(019-023)
录入:001-014/瑞先森(@瑞先森啊);015-018/木海(微博ID:小生木海);019-023/零崎葱识(@零崎葱识);024-后记/QYH(@QYH11235813)
001
千石抚子的人生,如果用现在连载中的漫画来打比方的话,当从第一卷一口气读到最新的十五卷的时候,我一定会产生“这主人公的角色性格怎么总是摇摆不定呀”这样的感想吧。应该会体验到这样的读后感。
比如在第四卷和第八卷中说的话完全不一样,不知不觉间连目标也不同了,说的话和做的事完全相反,第一人称几乎没有统一感,就连角色定位也一次次地被肆意添削改动,口头禅也完全不固定,在各个场合的兴趣喜好也毫无连贯性,恐怕连最关键的喜欢的男生也因为所处状况的不同而五花八门吧。
虽然这对长期连载来说是不可避免的宿命,以对作品的真爱来包容这些矛盾或许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粉丝,但其中还是有点令人难以接受的部分。所以对于作者所抱持的趁着角色还没有因为故事拖得太长而发生性格走形之前速速完结的这个意见,我也在某种程度上表示了一定的赞许。
不,别说是“作为一名读者”,实际上千石抚子并非别人而恰恰正是我自己,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总觉得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像是变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似的————那时候的我,跟那一天的我,和那个时期的我,以及那个期间的我相比较的话……我实在难以相信是同一个人。
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这样的印象。
如同残像一般————摇摆不定。
就算想回首过去进行谦虚的自我反省我也总是难免产生“那真的是我做的事吗”这种不负责任的念头————像我这样毫无特别之处的女孩子,居然能做出那种不得了的大坏事,这还真是让我觉得有点难以想象。
因为那些事情都很明显超出了我的裁量。
当然,这样的想法都只不过是在逃避而已。
是必须付出高昂代价的现实逃避吧。
这只是在逃避责任,也是很不道德的行为。
把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当成不同的人来看待,或许的确是可以保护现在的自己,但那说白了就只是自己把自己当做不存在吧————必须像爱惜现在的自己一样爱惜过去的自己,事到如今我真的非常切实地这么认为。
当然,如果单就我个人的性格走形来说,也不能全把责任都推到人生过得太久这样的类似由于长期连载而导致角色变形的问题上。
即使在同一回里我说的话和做的事也一定是支离破碎的吧。在那边装出好脸色,在这边也装出好脸色,同时又在暗地里悄悄对上帐尾,结果总是边制造矛盾边提心吊胆地百般欺骗就这么延续到现在了吧。
人们把这种做法称之为八面玲珑。
又或者————是的,说得更辛辣一点,就是装乖巧。
跟角色性格的走形没有关系,这种以好感度低的家伙为主角的故事赶快给我完结吧————人们想发出这种呼声的心情我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己被施加这样的诅咒,现在回忆起来也确实是存在着相应的必然性。
这是有着必然性的诅咒。
不过这样的感慨,或许也同样是一种逃避。无论是被施加诅咒时的自己,还是向别人施加诅咒的自己,假如从远处看的话,实际上或许也跟现在的我没有任何的区别。
假如从远处看————从旁人的角度来看的话,我或许根本没有任何的变化和成长。
但是,我果然还是无法像照镜子那样去看过去的自己。站在别人面前的自己,和一人独处时的自己,我总觉得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
自己,自己,自己。
简直就像多重人格一样。
不,别说什么多重不多重的,我究竟有没有“人格”这种了不起的东西也还是个疑问吧————像我这样跟“格”这种词语不相配的人物恐怕世上也不多见吧。
不过,说起角色性格的摇摆不定,最近刚成为朋友的斧乃木余接恐怕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了。
人偶女童,斧乃木余接。
身为人型怪异的她,有着人类外形的身为怪异的她,非常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其角色性格也会因为迎合周围的人们而不断摇摆,据说这才是最(录入:嗯?怎么断了?这锅我不背。)
在漫画里是绝对不能登场的。
因为作者掌控作品的能力会遭到质疑。
虽然她本人并不会对这些细枝末节的琐碎问题感到在意,但在某个时候她却说过这样的一番话。
这里说的“某个时候”,意思也就是指她的角色性格发生摇摆的时候了。
“在任何的时间、任何的地点,面对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