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大明流氓皇帝 > 第352章 袁蛮子的牛脾气

第352章 袁蛮子的牛脾气

本站默认开启分页模式,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最新章节!

两宋元明

第352章袁蛮子的牛脾气

第352章袁蛮子的牛脾气

退朝以后,回想刚才的一幕,程真还觉得有点心有余悸。

如果不是他及时的提醒熊文灿,说不定熊文灿就已经自杀了。

不过程真回头一想,如果熊文灿死了,那样效果会更好,只会让沐王府和皇太极认为,这次调熊廷弼大军南下,其实是崇祯皇帝和大臣们脑子发热定下来的迂腐之计。

程真嘴角泛起了冷笑,他发现自己已经越来越冷血了,为了达到对付皇太极的目的,似乎这些棋子都是可以牺牲的,包括熊文灿,包括那些在长沙和南京牺牲的大明官兵。

牺牲他们,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只要干掉了皇太极,大明朝就能避免更多的战争,让更多的老百姓有饭吃。

就好像在陕西西安杀那些王爷和贪官的家属一样,程真心中知道,其中有很多人都是无辜的。

但是,身为一个皇帝,绝对不能妇人之仁,如果牺牲10个人,能够救更多的100个人,那么这10个人就是必须牺牲的。

程真走到窗前,看外面的天空,目光更加坚定。

在这个时代,他的外貌是二十岁不到,实际上,他的心理年龄已经是前世的二十八岁,加上到这个时代来的两岁多,那么就是三十岁了。

程真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三十岁的人了,而且还是个皇帝,必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来,才对得起到这个世界以后的重生机会。

就在这个时候,王承恩将一份奏折提了上来。

那是南京礼部尚书申请给牺牲士卒家中抚恤的问题,程真稍微扫了一眼,就吩咐王承恩道:“给那些牺牲士卒地家属,多增加一倍的饷银抚恤,而且,让他们的家属十年不用交赋税!”

王承恩领命而去,程真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大明朝廷命令宣大总督熊廷弼带兵南下。

救援南京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全国。

熊廷弼拿到圣旨以后。

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疑惑,而是痛快无比的收拾兵马准备南下。

北京城里赞成地声音,也明显大于反对的声音,大多数地大臣,尤其是以史可法和孙承宗为首的内阁大臣们认为,南京乃是大明朝的陪都,是太祖皇帝定下来的首都。

是绝对不能丢的,所以必须调兵南下。

只有一个声音反对得特别强烈,那就是来自辽东巡抚袁崇焕的声音,袁崇焕连续上了八道奏折,指出:宣大防线重兵南下,如果皇太极带领八旗兵从绕道蒙古,从宣大防线攻入国内,很快就可以威胁北京城了。

那样的话。

北京城危险,整个大明朝都危险。

所以,袁崇焕认为,不能调宣大防线地兵马南下,他主张皇帝从南京撤兵北上,暂时放弃南京。

作为一种战略转移,这并不丢脸。

暂时避开沐王府的锋芒以后,再从北方调集兵马,到时候,辽东、宣府大同、陕西和河南,都能够调出一部分人马出来,组成强大的联军,然后向南方反扑,很快就可以收回南京,重振大明朝国威。

袁崇焕深深的认为。

丢掉了南京并不丢脸。

也不是对不起太祖皇帝,这是战略转移。

相信地下的太祖皇帝有灵,也不会怪罪后人这么做!这是战略撤退,不是贪生怕死逃跑。

当程真拿到飞鸽传书送来的这份奏折的时候,也为袁蛮子那言辞中如同烈火一样的激情所感染!也只有袁蛮子这种人,才会如此胆大,才会如此坚定地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

可惜的是,袁蛮子虽然一心为国为民,但是他还是没有想到这个计划背后的用意!

于是,程真非常配合的写了一道奏折,通过飞鸽传书送到北京,再由北京的史可法主笔,在奏折中将袁崇焕臭骂了一顿,说袁崇焕根本不顾大明朝地名声,不顾太祖皇帝的名声,也不顾当今皇帝的名声,他主张撤退,这是典型的投降派作法,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圣旨当中说,降去袁崇焕辽东提督和兵部尚书的职务,让他以兵部侍郎的身份继续坚守辽东防线,戴罪立功。

皇帝在圣旨中还“特意”提到,宣大防线以北的蒙古,各部落和大明朝向来交好,跟皇太极不共戴天。

所以断然不会出现皇太极绕道蒙古南下的事情。

即使皇太极打败了蒙古各部,再攻到宣大防线前面,也是至少半年以后的事情了,到时候,宣大防线的精兵,早已经从江南回到宣府大同,将防线守得如同铜墙铁壁一样,皇太极有什么办法?

在钦差大张旗鼓地到宁远,向袁崇焕宣读圣旨地同时,北京的史可法按照计划,向蒙古科尔沁部落地林丹汗,派出了使臣,让林丹汗继续抵抗皇太极,大明朝会继续做林丹汗的后盾,兵器粮食都会陆续援助;将来,大明朝还会给蒙古各部落更多的援助。

更重要的,大明崇祯皇帝的使臣,给了林丹汗一个头衔,那就是“天可汗”的名号。

谁都看得出,大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叶辰萧初然 大魏芳华 超品兵王 大明皇长孙 大明皇长孙:朱元璋求我称帝 将军好凶猛 医道狂尊 九皇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