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Fate Zero > 后记

后记

本站默认开启分页模式,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最新章节!

虚渊玄

所谓知名作品的二次创作,倒是孰是孰非呢?

动画化、游戏化、小说化、续篇、外传听到心爱作品的这些捷报时,我也曾雀跃不已。

童年时代,我也曾满心期待着与心爱角色的再会,期待着再次见到他们的英姿。时至今日,这些回忆都是我心底的至宝。

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后,当听到心爱作品的此类情报时,我却总是皱起眉头,胸中满是不安。

当然了,这份不安有时被证明只是杞人忧天,我也借由那些续作得到了美好的追加体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我所感到的只有失意、沮丧和心头的珍贵回忆受到玷污时的无比愤慨。

所谓二次创作,到底孰是孰非呢?

希望它「是」的「愿望」至今都在心底回响。

从前希望故事永远不要完结的那份心情,我至今也不曾忘怀。

但是,「感情」却在高声叫着「否」。肯定没什么好下场。新的制作方只是借用了原作的名气,用来骗钱罢了。不管续作是好是坏,评价和名声都要与原作者平分。这样一来,还有谁愿意对作品倾注热情呢?只要品质说得过去,趁着媒体热炒时大卖一把就好了这种情况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现在,又有什么理由让我乐观地相信「愿望一定会传达给对方」呢?

「是」,「理性」极不情愿地说道。已经无可救药了。

现在,囊括了动画、游戏、轻小说在内的御宅娱乐形式正作为「产业」而产出滚滚利润。是的,它已经是一门「产业」了。市场原理正推动着量产和消费这一循环无限加速下去。在这生产者利益至上,消费者以源源不断地供给为理想的系统之中,一部作品仅以单一商品的形式即宣告完结的举动简直愚蠢透顶。数量有限的构思,从游戏化、动画化、漫画化、轻小说化直至手办化,从重制版、新装版、宜春小说网版直至剪辑版、重译版和复刻版所谓生态学就是要回收利用,榨干原作的每一丝利用价值。而fans的信心也在收集这数不胜数的商品过程中受到了挑战。

因为,只有持续进行与原作相关的经济活动才是「不渝之爱」的具体表现。

而回收利用所引起的原料劣化问题,简直像问再生纸纸质如何一样毫无意义。反正买方只是出于惰性而买个不停,卖方就更不会在意了。就这样,经济的活性化得到了激发,无数的爸爸们都靠由此得来的薪水养活了一家人。有人会对此提出质疑吗?

二次创作有钱可赚。二次创作会为形形色色的人们带来利益。如果站出来否定这一公益事业的话,就会遭到众人的声讨,留下痛苦的回忆。就会失去朋友,失去赞助商,甚至丢掉饭碗。理解到这一切的我,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大人了。已经学会了察言观色,尊重业界的常识与惯例,掌握了日本人微笑称是的传统美德了

二次创作到底孰是孰非呢?

这里面当然倾注着热情。但更多的是经济上的打算。

由此派生了大量的续作,也使更多亵渎原作的东西泛滥于世。

走在秋叶原的闹市区,我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笑不出来。身处众多同好的环绕之下,那无时无刻不盘踞在心底的负面情感又是什么呢?

终于,我放弃了深究。嗯,我不善于死抠那些麻烦的东西。与其一味沉思苦想,还是付诸行动更合我的脾性。

与其对别人说三道四,还不如来一次自己认可的再创作。比起那些制作商,置身事外只知长吁短叹的家伙更加令人不齿。

当然了,这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就算对原作抱有极大热情,但如果没有支持它的技术和完成它的体力的话,是绝对无法成功的。而一旦失败,风险更是大得惊人。受损的不只是自己的风评,就连自己的心爱之物都会受到亵渎。

不过我还是写了。

对我来说,写作就像养花一样。

为花朵的美丽所吸引,这份感动在心中结出了果实,撒下了种子。正因为胸中留有种子,所以我才不遗余力地浇水施肥,梦想让曾经的花朵再度盛开,让大家都来领略它的美。

我并没有什么主义主张,也没有什么愤世嫉俗的思想,更没有什么值得褒奖的独创性。只是,我的心中时刻怀着从他人那里得来的种子。我喜欢枪战片、武侠片、科幻片、喜欢变身英雄、宇宙怪兽和西部复仇剧。正因为这份喜爱已经几欲破体而出,所以我才选择了这份职业。所以我所做的,每次都是二次创作。这样的我,又怎么容忍她受到否定呢?如果可能的话,我真想挺起胸膛,高声为她叫好。尽管眼下的二次创作产业内容空洞,不知羞耻为何物,寄生虫四下横行,但我还是坚信着,写作的喜悦是一种高贵的感情。

这部仅为高喊「我爱Fate」而浪费了整整一千四百余页纸的拙作正谨呈在您的面前。

这是场漫长而艰苦的战斗。说实在的,我在本作中倾注了无数心血。但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就是我的答案,我是时时刻刻怀着这份觉悟进行创作的。

二次创作到底孰是孰非呢想必我今后不会再为此惆怅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餮仙传人在都市 我继承了五千年的家产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超品兵王在都市 绝色毒医王妃 九阴大帝 寒门崛起 林羽江颜